欢迎报考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

发布者:李素珍发布时间:2013-05-16浏览次数:927

 

一、学院简介
      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教授8人,副教授22人,讲师12人;具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在读博士生6人,具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97.6%。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赣鄱“555人才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
学院现拥有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分别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注重以科研促教学,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预研项目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全院各类在研项目经费总金额1000余万元。
       学院目前拥有化学生物学二级博士点,生态学、生物学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化工二级硕士点和工程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等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000余平方米 ,以及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建设有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庐山植物园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6个,南昌二中、南昌十中、南昌市实验中学、新建二中、南昌十七中等教育实习基地 8个。生物学实验中心被列为江西省教学示范中心。
二、专业简介
      植物学: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亚热带植物资源和江西特有的野生植物资源,着力开展对野生植物资源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的发掘、遗传机理和开发利用研究;野生优良基因渐渗诱发的表观遗传学;特有资源的保护遗传学等研究。形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前瞻性的专业特色。本研究方向有“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支撑。该方向的导师先后承担了包括973前期专项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6项、合作主持“863”项目1项、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包括重点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lant Disease、《中国农业科学》和《遗传》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本研究方向近五年共承担各类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项目的总科研经费152.5万元;拥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其中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名,拥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3人,硕士生导师5名。本研究方向师资较强,结构合理,研究成果显著且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动物学: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合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江西省动物资源特色,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珍稀、濒危和经济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为突破口,以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主攻方向,以现代宏观技术和微观技术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手段,全面提高动物学基础研究水平和应用研究层次。目前,本学科方向已在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经济水产动物免疫学、动物生理学与食品科学、昆虫生态学等领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课题和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10余篇。拥有副教授4人,讲师2人,5人有博士学位。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特色是以我省的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动物学(如鸟类学、哺乳动物学、昆虫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方法,对一些国际濒危动物以及国内极具经济价值的物种(如梅花鹿、小天鹅、中华秋沙鸭、鄱阳湖三角帆蚌等)的生态习性、濒危机制、免疫抗菌等进行研究,对江西动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该研究组已经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鸟类资源与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三角帆蚌免疫学、动物生理学与食品科学、害虫综合治理。目前,本研究方向今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0多项,近3年来项目总经费近300万;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10余篇。拥有副教授4人,讲师2人,5人有博士学位。
      微生物学: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环鄱阳湖特定生态系统的丰富微生物资源,结合微生物功能筛选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微生物,研究功能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基因,阐明目标产物的微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基因表达调控;通过诱变、细胞融合及基因工程等技术,选育和构建优良的菌种,并进行发酵条件等有关发酵生理学的研究,借助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手段,定位于将(具有明显江西区域特色的)丰富农副产品及其废弃物资源转化与再利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江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本学科方向已在微生物酶制剂、微生物产抗生素、微生物生化药物等领域已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项目总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学科梯队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45岁以下的学术梯队骨干都拥有博士学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学科方向涵盖我校现有的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为有效基因的克隆定位、克隆、表达与利用、生物信号传输的有机小分子探针筛选和酶促仿生合成等。近几年,我们将这些领域的成果应用于生物糖的合成及产业化、药物合成、老年痴呆症诊治探针和生物农药的筛选等,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了7项国家级项目的资助,在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Green chemistry、Organic Letters等杂志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在相关研究领域拥有一定的地位。本学科方向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5名具有博士学位,依托江西省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批复),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
      生态学:我校生态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的要求,围绕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特有生物资源调查、鄱阳湖候鸟保护、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农药、生物产品的绿色生产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
本学科人员结构合理,有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45人,硕士生导师20人。研究平台包括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各类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项目的总科研到帐经费873.95万元。在研项目合计7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30余项,在研项目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在《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stry)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因此它在生物技术中有着重要地位。本学科也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专业是我院的品牌专业,已经开办十余年,为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近五年本专业承担各类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项目的总科研到帐经费近500万元。在研项目合计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40余项,在研项目总经费达600余万元。
       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生物工程等两个专业方向。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主要面向中学生物教学工作,培养理论基础知识丰富、教学技能娴熟、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优秀中学生物教师。
生物工程硕士主要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培养能够了解生物医药前沿进展、熟练掌握生物医药研发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医药产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招生优惠政策
       学院2013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由于学科发展需要,学校历年都在我院各专业投放比较多的公费名额。近三年,凡是一志愿报考我院的同学经笔试、复试和面试合格后,均公费录取,并提供享受普通奖学金。研究生进入实验室以后,课题组及导师也将酌情给予补贴。对于科研成果显著、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同学导师也将予以适当奖励。
四、研究生导师简介
       涂宗财,二级教授,博士,博导。“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入选首批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
研究方向:食物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在研课题:目前在研国家和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973”前期课题“极端条件对食品中蛋白质营养与安全的影响机理研究”(2012CB1263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态高压微射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机理研究”(21276118)、“豆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机理研究”(20976078);国家“863”课题“淡水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 2011AA100803/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淀粉在动态超高压均质中结构变化与性能变化的关系及其机理研究”(20093601110003)等。
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省级项目30多项,获研究经费2000多万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为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服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多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1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6项(己授权专利16项)。
       朱  笃:工学博士,二级教授,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历任江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宜春学院副校长,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兼任中国工业生化分会理事、江西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刊物《Process Biochemistry》、《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等审稿专家。作为骨干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CI/EI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6项
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生物过程工程与天然产物化学等。
在研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彭以元 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博士生导师;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化工硕士生导师。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西省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省人民政府学科评议组成员,赣鄱“555”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化学生物学与有机化学
在研项目:2013年度NSFC-NIH生物医学合作研究项目:探测人类血脑屏障功能的高灵敏PET放射性成像剂的开发及其成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氢活化导向偶联构建喹唑啉衍生物库及其生物活性研究(2012-2013)(2116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杂环卡宾参与的若干有机反应(2010-2012);江西省支撑项目:巯基氨基多功能改性硅油及乳液研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α-synuclein淀粉蛋白的有机小分子探针的合成筛选;化学生物学开发研究方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N-杂环卡宾直接催化有机反应研究
        谢建坤, 博士,教授。现担任东亚与东南亚热带生物资源研究与发展网络组织(ETB Eastern Tropical Bionet.)理事,江西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际杂志《Journal Scientia Agricola》、《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IRJ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Journal of Plant Breeding and Crop Science》审稿专家,《中国农业科学》编委。现为江西省主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赣鄱“555”人才。
研究方向: 1)东乡野生稻功能基因定位、克隆,2)植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3)珍稀名贵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
科研课题:主要由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863”、省重大创新、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省基金等项目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际合作、农业部行业技术体系(核技术在江西农业上应用)等项目研究。
       涂艺声,教授、研究员。1982.7至2003.1在江西省科学院从事植物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任研究员),2003.2至现在调入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从事高教及其生命科学研究,任教授、硕导。江西省自然科学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民盟江西省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细胞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天然活性成分生物技术,微环境生态学与植物资源保存与利用,体细胞杂交创新种质资源。
科研课题:“南丰蜜橘离体慢生长保存及机理研究”、“江西特有柑橘类种质离体保存及优质苗繁育研究”、“龙牙百合脱毒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特异观赏杜鹃种质创新研究”、“食用百合体细胞杂交创新种质研究”、“食用百合体细胞杂交及其细胞株克隆工程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植物来源性的抗老年痴呆药物石杉碱甲的研究”等国家或省科技项目。
       龙中儿,男,1970年5月生,博士、教授,中共党员。1992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1月毕业于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专业(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教学名师”,兼任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专家,《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1)基础和应用微生物学(2)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株高产炭样小单孢菌产新型核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株高产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结构及其抗菌机理研究”;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农用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选育”;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靶向抑制几丁质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筛选模型及其应用”
        付鸣佳,男,1964年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毕业;1996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毕业;2002年6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博士毕业;2004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2004年-现在, 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教师,2006年晋升教授。主讲本科生《分子生物学》课程,同时讲授《基因工程》课程。为研究生主讲《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1)真菌分子生物学;(2)资源真菌;(3)野生可食用水果的训化和开发。
        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蛹虫草发育过程中蓝光诱导的初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蛹虫草组氨酸激酶双组分系统的蓝光诱导初步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蛹虫草活性成分相关合成酶基因蓝光调控的初步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成与发育相关蛋白和基因的研究”;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蓝光诱导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积累的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产纤维素酶真菌Mucor amphibiorum RSC1中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胶孢炭疽菌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克隆和蓝光调控”
        简敏菲,女,1969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工程、湿地生态学、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鄱阳湖流域与湿地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核心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湿地生态学、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与管理
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乐安河-鄱阳湖段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性评价”; 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环境因子的定量研究”;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鄱阳湖流域重要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中的子课题“鄱阳湖流域重要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王筱兰,博士, 教授。1992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催化和生物工艺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于2004年3月出站到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1)工业用酶的菌株改造及产酶工艺的研究,2)腈水合酶的工程菌构建及水合催化工程研究;3)工业废水处理高效菌的筛选及应用。
科研课题:九五攻关项目“基因工程两步酶法生产7—ACA”及国家863 “半合成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工业用酶的研究”。
       邹峥嵘,男,1970年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江西省植物学会和江西省生物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化学生态学。
科研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各1项,
       陈雪岚,女,1970年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导。2001年获南昌大学食品技术的硕士学位,2005年获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在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院任教至今。目前在以下方向担任硕导:“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态学”。
研究方向:1)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 2)食品安全检测;3)发酵工艺和技术。
科研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课题,参与国家“863”项目1项,参与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1项。
      彭   仁,副教授、工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南昌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江西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赴澳大利亚进行双语教学培训,2004年赴日本参加JICA生物产业项目培训,2005年-200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10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江西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江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Process Biochemistry》、《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Advanced Science》和《食品科学》等刊物审稿人。
研究方向:生物催化剂的创制及其应用。
研究课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现主持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著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参译著作一部。
       刘   毅,男,1971年10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1月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分配至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工作,2003年8月调入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并在职攻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鱼类免疫学,师从中国鱼病学会会长聂品研究员。2007年8月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免疫生物学的本科教学与水产动物免疫学的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研究方向:鱼类免疫学
科研课题:1)鄱阳湖三角帆蚌肽聚糖识别蛋白家族及其在抗菌免疫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镉诱导草鱼肝与肌肉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立直接竞争无毒ELISA体系检测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神经退化疾病中的α-synuclein淀粉蛋白质小分子探针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01-2011,12。第3。
        罗向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江西省骨干教师。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荣誉称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迄今,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学;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
研究课题:2008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以骨干成员参加并完成“863”、国家自然基金、江西省重大招标课题等10余项。
       丁红秀 女,1970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学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2)动物生态学 3)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项目: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目前在研主持两项省级科研项目。
       李言阔  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考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200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开始攻读硕士学位,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200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师从蒋志刚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专业。
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动物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领域。
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横向课题9项,累计科研经费110余万。
       邵明勤 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兰州大学鸟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江西省鸟类多样性和濒危鸟类生态习性的研究。在江西多个县市开展过鸟类多样性的调查,对江西鸟类分类和分布熟悉。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6篇,发现多种江西省鸟类新记录。主持国家课题2项。
研究方向:鸟类学、生态学
研究课题:鄱阳湖非繁殖期水鸟多样性对水位的响应及优势水鸟生态位分化研究.312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江西省中华秋沙鸭越冬生态及保护对策,310602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万;南矶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动态及生态位分化,教育部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万;横向课题:江西省电网相关鸟类活动规律研究/11万
        江玉梅,女,1976生,自2004年起在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博士,副教授。2000年在南昌大学生命与食品工程学院获生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4年在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植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获森林培育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土壤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研究课题:主持国家课题一项,主持省教育厅课题一项,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回国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一项,获校青年英寸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课题三项。
       张俊娥,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5年12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月至今在maxbex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首頁|欢迎您任教。
研究方向:珍稀名贵药材多倍体育种;珍稀名贵药材离体培养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珍稀名贵药材离体培养中一些重要的控制基因的挖掘。
研究课题:先后以第二和第三完成人参加国家重大项目4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
       卢乃浩,男,1982年2月生,博士,2005年湖北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1) 氨基酸翻译后修饰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 有机、无机分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生物学效应;(3) 功能分子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究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1年-髓过氧化物酶通过催化蛋白质氯化影响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病理过程的研究,2012年-亚硝酸钠对髓过氧化物酶催化氯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研究)、省基金1项。
        姚宝骏,博士,副教授,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生物教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科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研究;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科学教育中视觉化模型研究。
研究课题: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属性层级的科学概念认知诊断》、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科学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初中科学教材“学习难度”的国际比较》,上海市《上海市基础教育生物课程和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华东师大《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