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李素珍发布时间:2021-11-25浏览次数:10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

课程编号

261813

学时/学分

64/4

英文名称

Cell Biology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选用教材

《细胞生物学》,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20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先修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

适用专业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教师

张帆涛,蔡险峰,周毅,陈雅玲,章佳

大纲执笔人

张帆涛

大纲审核人

蔡险峰


二、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不同层次上揭示细胞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细胞基本生命进程—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内容的生命科学类学科。揭示了细胞甚至整个生命体的奥秘,《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人类探寻生命规律和征服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课程作为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融汇其他学科的枢纽作用,为选课学生后续选修免疫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做好理论知识积累的准备。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的科学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阐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理解细胞基本生命进程活动的过程及调控机制,并知道细胞生物学研究最近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以后从事生命科学的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打基础。


三、课程目标

目标1明确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知晓细胞生命进程调控机制等基本知识,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生命活动机理和疾病发生分子机制。(支撑毕业要求3-13-2

目标2知道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和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具有运用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13-2

目标3能联系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其应用,明确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撑毕业要求7-2

目标4列举细胞生物学对人类健康及生产价值等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素养。(支撑毕业要求6-2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1.师德规范

1.1师德修养





1.2依法执教





2.教育情怀

2.1职业认同





2.2关爱学生





3.学科素养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H

H



3.2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H

H



3.3理解跨学科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





4.教学能力

4.1教学基本技能





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4.3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





5.班级指导

5.1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





5.2班级建设管理与组织方法





5.3德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体验





6.综合育人

6.1掌握育人规律





6.2学科育人




L

6.3文化育人





7.学会反思

7.1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





7.2创新意识与批判反思



M


8.沟通合作

8.1团队协作精神





8.2沟通合作能力





五、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细胞生物学



H



L

M


H表示高支撑 M表示中支撑 L表示低支撑

六、教学内容、学时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章(主题)

节(主要内容、目标要求)

学时

课程目标及关联度

课程目标

关联度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关系,病毒与细胞的关系;2.熟悉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发展简史,支原体、细菌和蓝藻的结构特性;3.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学习方法,细胞的基本特征,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真核细胞的三大结构体系,病毒的类型。【教学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2.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3.细胞生物学的学习方法4.细胞的基本特征5.细胞的基本类型6.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生物学的学习方法,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含义,细胞的基本共性,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关系。【教学难点】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4

2,3

H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冷冻蚀刻电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超离心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细胞内成分的化学显示方法、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显微操作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等;2.熟悉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超薄切片技术、细胞株与细胞系的概念、单克隆抗体技术、荧光漂白恢复技术、突变体制备技术以及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3.掌握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构造,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原代细胞、传代细胞、有限细胞系以及永生细胞系的概念。【教学内容】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2.细胞及其组分的分析方法3.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4.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5.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教学重点】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构造,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细胞株与细胞系,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教学难点】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4

2

H

第三章 细胞质膜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膜脂的运动方式以及去垢剂的类型与特点;2.理解生物膜的脂筏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3.掌握膜的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红细胞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膜的功能。【教学内容】1.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2.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教学重点】脂筏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膜脂、膜蛋白,去垢剂,膜的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红细胞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红细胞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4

1,3

M

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葡萄糖转运蛋白与水孔蛋白的结构特点;2.理解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类型及差异,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泵、V-型和F-型质子泵及ABC超家族的概念与特点;3.掌握简单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差异,钠-钾泵和钙泵的工作原理,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吞噬作用与胞饮作用的区别,胞吐作用的类型。【教学内容】1.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2.ATP驱动泵与主动运输3.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教学重点】简单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差异,钠-钾泵的工作原理,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吞噬作用与胞饮作用的区别,胞吞作用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关系,胞吐作用的类型。【教学难点】钠-钾泵工作原理、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胞吞作用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关系

4

1,3

M

第五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内质网应激及其信号调控,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过程;2.理解细胞质基质与胞质溶胶的差异,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3.掌握细胞质基质及其功能,内质网的类型与功能,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的类型、形成与功能。【教学内容】1.细胞质基质及其功能2.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教学重点】细胞内膜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细胞质基质组成及其功能,内质网的类型与功能,内质网应激的概念,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的类型与功能。【教学难点】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6

1,3

M

第六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转运膜泡与靶膜蛋白的锚定与融合;2.熟悉蛋白质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过程;3.掌握信号假说,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膜泡装配与运输的类型与特征,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教学内容】1.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2.细胞内膜泡运输【教学重点】信号假说,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膜泡装配与运输的类型与特征,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教学难点】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膜泡装配与运输的类型与特征。

4

1,3

M

第七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线粒体与某些疾病的关系,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形态与动态特征;2.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的含义,以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非内共生起源学说;3.掌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呼吸链与光合电子传递的组成差异,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的概念及其差异,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内共生起源学说。【教学内容】1.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2.叶绿体与光合作用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其起源【教学重点】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内共生起源学说。【教学难点】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4

1,3

H

第八章 细胞骨架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微丝与微管结合蛋白的类型及作用,细胞皮层、应力纤维、细胞伪足、微绒毛及胞质分裂环与微丝的关系,肌球蛋白、驱动蛋白与胞质动力蛋白的类型,纤毛和鞭毛的结构与功能,纺锤体微管的类型及其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2.熟悉肌纤维的结构与肌肉收缩的滑动模型,影响微丝与微管的特异性药物,中间丝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关系;3.掌握细胞骨架概念与组成,微丝、微管与中间丝的概念、结构组成、组装过程及其功能。【教学内容】1.细胞骨架的概念与组分2.微丝与细胞运动3.微管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特性4.中间丝的类型与功能特性【教学重点】细胞骨架的概念与组成,微丝、微管与中间丝的概念、结构组成、组装过程及其功能。【教学难点】微丝、微管与中间丝的组装过程。

4

1,3

H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染色质组装的放射环结构模型,表观遗传与孟德尔遗传的差异;2.熟悉非组蛋白的特性,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概念,活性染色质与非活性染色质的概念,染色质组装的多级螺旋模型,巴氏小体的概念,位置花斑效应的概念,核基质的概念;3.掌握核被膜的结构组成,核孔复合体、NLS与巴氏小体的概念,核小体的结构要点,染色体的3种功能元件,多线染色体与灯刷染色体的概念及结构特点,核仁结构及功能,核基质的概念。【教学内容】1.核被膜2.染色质3.染色质的复制与表达4.染色体5.核仁与核体6.核基质【教学重点】核被膜结构组成,核孔复合体结构与功能,核小体的结构要点,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元件,核仁的超微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核孔复合体结构与功能,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4

1,3

H

第十章 核糖体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SD序列,RNA自剪接,起始因子IF1IF2IF3以及延伸因子EF-TuEF-G的功能;2.掌握核糖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途径,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教学内容】1.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结构2.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教学重点】核糖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多核糖体的概念,蛋白质的合成途径,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合成途径

2

1,3

H

第十一 章细胞信号转导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方式,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原因,霍乱毒素与百日咳毒素的致病原因,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2.熟悉第二信使的概念,分子开关的类型与作用,细胞内受体及其作用模型,PI3K-PKB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3.掌握细胞通讯的方式、信号分子与受体类型与特性、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与特性、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RTK-Ras-MAPK信号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教学内容】1.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2.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4.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教学重点】细胞通讯的方式、信号分子与受体类型与特性、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与特性、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RTK-Ras-MAPK信号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教学难点】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RTK-Ras-MAPK信号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4

1,3

H

第十二 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细胞周期的测定方法,早期胚胎细胞、酵母细胞、植物细胞及细菌的细胞周期,真核细胞减数分裂的3种类型;2.熟悉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细胞社会中的3类细胞,细胞周期检验点,牵拉假说与外推假说,有丝分裂中后期转换机制,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联会复合体的概念与组成;3.掌握细胞周期概念,细胞周期各时期及其主要事件,有丝分裂各时期重要事件及其结构装置,减数分裂I前期各阶段及其主要事件。【教学内容】1.细胞周期概述2.细胞周期中各个不同时相及其主要事件3.细胞周期同步化4.特异的细胞周期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教学重点】细胞周期、终末分化细胞、G0期细胞以及周期中细胞的概念,细胞周期的各时期及其主要事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减数分裂的概念与意义,减数分裂前期I阶段及其主要事件。【教学难点】细胞周期各时期主要事件,减数分裂I前期的各阶段主要事件.

4

1,3

M

第十三 章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MPF的发现过程,M期周期蛋白与G1期周期蛋白的结构特点,Mad2蛋白的作用,Rb(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的作用,SCF的组成与功能,DNA复制执照因子学说,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2.熟悉G1/S期转化与G1期周期蛋白依赖性CDK的关系,S/G2/M期转换与DNA复制检验点的关系;3.掌握MPFcdc基因、PCC、周期蛋白、CDKCKI等概念,CDK1在细胞周期中的关键性调控作用,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与作用,肿瘤发生与基因突变的关系,肿瘤干细胞的概念与特性。【教学内容】1.MPF的发现及其作用2.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3.周期蛋白、CDKCDK抑制因子4.细胞周期运转调控5.癌细胞的基本特征6.癌基因与抑癌基因7.肿瘤发生与基因突变的关系8.肿瘤干细胞【教学重点】MPFcdc基因、PCC、周期蛋白、CDKCKI等概念,CDK1在细胞周期中的关键性调控作用,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与作用,肿瘤发生与基因突变的关系,肿瘤干细胞的概念与特性。【教学难点】CDK1在细胞周期中关键性调控作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

4

1,3,4

H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单细胞有机体的细胞分化,iPS细胞建系过程,人胚胎的发育过程,环境对性别决定的影响,果蝇胚胎早期发育中的细胞分化特点;2.理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组合调控引发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3.掌握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再生现象、胚胎干细胞、细胞记忆与决定,管家基因与组织特异性基因,组合调控机制,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1.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干细胞概念及其分类3.胚胎干细胞4.诱导多能干细胞【教学重点】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再生现象、胚胎干细胞、细胞记忆与决定,管家基因与组织特异性基因,组合调控机制,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组合调控机制,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4

1,3,4

H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酵母细胞的衰老机制,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酵母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2.熟悉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特征,细胞自噬的特征及过程;3.掌握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与分子机制,Hayflick界限,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的特征、意义与分子机制。【教学内容】1.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及其分子机制2.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3.细胞凋亡的特征、意义与分子机制4.程序性坏死的概念与类型及其分子机制5.植物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教学重点】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与分子机制,Hayflick界限,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死亡的方式,细胞凋亡的特征、意义与分子机制。【教学难点】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分子机制

4

1,3,4

H

第十六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钙黏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整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初生细胞壁与次生细胞壁的差异;2.熟悉紧密连接与间隙连接的结构和作用,细胞黏着的方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合成与装配过程,基膜的组成成分;3.掌握细胞连接的概念和类型,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的概念与作用,细胞黏着分子的类型,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作用,基膜的概念。【教学内容】1.细胞连接2.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3.细胞外基质【教学重点】细胞连接的概念和类型,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的概念与作用,细胞黏着分子的类型,细胞外基质的概念、成分与作用,基膜的概念与成分。【教学难点】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的作用,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与作用

4

1,3,4

H


七、课程教学方法

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完善,实现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科研理论与技术水平以及创新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复合型科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串联式教学思维综合性应用。

串联式教学思维分为两类:“纵向串联”与“横向串联”,前者将不同性质的事物进行联系,如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联系、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以及网络与学习相联系;后者将存在相似之处的事物进行类比,如新旧知识相类比、国内外教学相类比以及跨学科知识相类比。

1. 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联系:对于验证性实验,要让学生明确所要研究的对象,弄清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鼓励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查阅文献,并思考实验结果与课堂理论的异同点。对于综合性实验,其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操作具有连贯性和探索性,每个分实验涉及不同原理、技术及不确性结果。因此,需要学生进行分工合作与问题探讨,使他们融会贯通基础理论,理解与掌握多项实验技术。对于设计性实验,要让每组成员“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独立设计出一套实验方案。然后,尝试各种方案,经过效果检验与问题讨论后,最后整合与优化实验方案。

2. 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第一,根据生物的结构与生理特性,进行拟人化点评与分析。第二,引入学生在生活中的熟识事物,解释细胞特殊结构的功能。第三,在课堂上讲解生活中一些患病机理。第四种,探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以课堂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上进心与表现欲,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3. 网络与学习相联系:第一,学生通过校园网数字化平台、“云平台”获取优秀课件、微课视频等资料,进行预习或复习,并及时与教师交流互动。第二,以班级为单位构建QQ群,专门讨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各层次学生的交流学习;教师也参与其中,答疑解惑,巩固教学效果。第三,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NCBISpringer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独立探索与深入学习,从而熟悉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并逐步提高数据检索能力,培养科学创新思维。

4. 新旧知识相类比:主要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问题引导,遵循他们由已知向未知探求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逐渐引入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国内外教学内容相类比:第一,对比现有教材,吸收一些国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引用其代表性图片与文字。第二,借鉴国外教学方式,将权威期刊的“新概念、新发现和新方法”以及诺贝尔奖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6. 跨学科知识相类比: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涉及到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细胞生物学教学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跨学科知识相类比”的方式,将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新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

7. 课程思政融入: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通过串联式思维教学思维,将重点与难点内容分析透彻,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阔他们的科学视野,使他们对细胞生物学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向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八、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1

1.通过对“细胞与有机体关系” 拟人化点评,思考“人类个体与社会关系”;

2.通过对“内共生起源学说”与“非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拟人化点评,思考“人类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3.通过对“细胞凋亡的生理学与医学意义”的拟人化点评,思考“人类社会的运转规律及奉献精神”;

4.通过对“癌细胞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身体的危害”的 拟人化点评,思考“人类社会中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重要性”。

课堂表现、期中成绩及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

1.细胞学说内容、细胞基本特征、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细胞质膜特征与功能、细胞膜骨架结构与功能;

2.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构造,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区别;

3.简单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差异,钠-钾泵工作原理,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其起源学说;

4.细胞质基质功能,内质网类型与功能,高尔基体结构和功能,溶酶形成与功能,蛋白质分选途径与类型,膜泡类型与特征,细胞结构体系组装;

5.信号转导系统组成与特性,G蛋白偶联受体或RTK 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6.微丝、微管与中间丝组装过程及其功能,核孔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核小体结构要点,染色体结构及其功能元件,多线染色体与灯刷染色体,核仁结构及功能;

7. 细胞周期各时期主要事件,CDK1 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与作用,肿瘤发生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8.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对再生医学发展的意义,动物细胞凋亡的特征、意义与分子机制,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与分子机制。

课堂表现、期中成绩及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

1.查阅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论证“中心体是否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内”;

2.查阅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论证“光面内质网是否参与糖类合成”;

3.查阅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论证“内质网是否合成细胞质基质中蛋白”;

4. 查阅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论证“端粒酶活性越高,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越缓慢”;

5.设计教案、讲稿与课件,讲解原核细胞-古核细胞-真核细胞的进化关系

课堂表现、期中成绩及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4

1.通过新教学模式讲解小肠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通过新教学模式讲解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对肝糖原代谢的调控机制;

3.通过新教学模式讲解“内共生起源学说”与“非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合理性及其不足。

课堂表现、期中成绩及期末考试


2、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合计

课堂表现

期中考试

10%

10%

80%

100%

课程目标1

1%


30%

31%

课程目标2

6%

10%

30%

46%

课程目标3

1%


10%

11%

课程目标4

2%


10%

12%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堂表现权重(%

期中考试权重(%

期末考试权重(%

合计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1

10

20

70

100%

权重:对应考核环 节在对应的课程
目标中的权重,即a%+b%+n%=1
目标达成评价值:∑(实际平均分/目标分值x
重)。

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为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值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2

10

20

70

100%

课程目标3

10

20

70

100%

课程目标4

10

20

70

100%



3、评分标准

目标1明确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知晓细胞生命进程调控机制等基本知识,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生命活动机理和疾病发生分子机制。(支撑毕业要求3-13-2

目标2知道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和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具有运用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13-2

目标3能联系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其应用,明确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撑毕业要求7-2

目标4列举细胞生物学对人类健康及生产价值等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素养。(支撑毕业要求6-2



课程教学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75-89

60-74

0-59


/及格

不及格

教学目标1

非常熟悉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

较熟悉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

基本熟悉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


熟悉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

教学目标2

非常熟悉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较熟悉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熟悉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熟悉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3

熟练掌握学习能力,较好掌握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较好掌握学习能力,较好掌握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基本掌握学习能力,基本掌握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没掌握学习能力,没掌握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4

熟练掌握科学思维,非常具有严谨科学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   

较好掌握科学思维,较具有严谨科学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   

基本掌握科学思维,基本具有严谨科学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   

没掌握科学思维,不具有严谨科学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   

九、课程学习资源与建议

1、主讲教材

《细胞生物学》,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20

2、参考书目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1

《细胞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出版,翟中和等,(第一版)2000

《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国锠,(第一版)1982(第二版)1992

《细胞生物学技术》科学出版社出版,吕冬霞,2010

《细胞生物学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邹方东、王卫东、刘江东、曹祥荣、王喜忠、丁明孝,2013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ition, Alberts B., et al., John Wilson/Tim Hunt, 2015, Garland Scienc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7th Edition, Harvey Lodish/Arnold Berk, etc., 2013,  Macmillan Higher Education

3、网络资源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CU-46011?from=searchPage

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国家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

4、学习建议

为了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掌握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并关注生活中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科学现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锻炼文献查阅技巧,增强网络学习能力与信息加工水平,使他们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网络教学资源等来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突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考察,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附录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安排

(含章、节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课外作业与辅导

备注

第一周

2
80分钟)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
1.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教学难点: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史。

第一节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

第二节 细胞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的基本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一周

2
80分钟)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主要工具和常用方法,侧重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2、 认识工具和方法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
教学重点: 仪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电镜制样及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显微镜技术
第二节 细胞及其组分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细胞培养;细胞工程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二周

2
80分钟)

第三章  细胞质膜
教学目的:1、掌握质膜的分子模型。2、了解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3、 掌握细胞连接的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结构要点。
教学难点: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
一、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二周

2
80分钟)

第三章  细胞质膜
第二节 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三周

2
80分钟)

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目的:1、掌握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类型。2、了解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主要特点。3、掌握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ATP驱动泵与主动运输
教学难点:ATP驱动泵与主动运输
一、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二、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三周

2
80分钟)

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胞吞与胞吐作用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四周

2
80分钟)

第五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教学目的: 1、了解细胞质基质的内容。2、掌握内膜系统包括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 1、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特点。2、溶酶体的发生及功能。
教学难点: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细胞质基质及其功能
一、 化学组成
二、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四周

2
80分钟)

第五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第二节 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概 念;意 义;类型及分布特点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五周

2
80分钟)

第六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教学目的: 1 了解蛋白质分选的特点和类型。2 掌握膜泡运输的种类和方式。
教学重点: 1 信号假说与蛋白质的分选途径。2 膜泡运输的种类和方式。
教学难点:膜泡运输的种类和方式。
第一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
二、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五周

2
80分钟)

第六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第二节 细胞内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六周

2
80分钟)

第七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目的:掌握线粒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
1线粒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2化学渗透学说。3线粒体、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教学难点:线粒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六周

2
80分钟)

第七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的形状、大小、数目、分布;超微结构;光反应和暗反应。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其起源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七周

2
80分钟)

第八章  细胞骨架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2、掌握细胞骨架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3、了解细胞的各种运动形式。
教学重点:
1、细胞骨架的狭义及广义概念。2、细胞骨架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骨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微丝与细胞运动

化学组成;装配;特性;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七周

2
80分钟)

第八章  细胞骨架
第二节  微管及其功能

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微管的装配;微管的特性;微管的功能

第三节  中间丝

化学组成;装配;特性;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八周

2
80分钟)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
教学目的:
1 、掌握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 、掌握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
1 核膜及核孔复合体。2 、染色体的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核孔复合体与核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核被膜

核被膜结构;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崩解与装配;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染色质

概念及化学组成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八周

2
80分钟)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
第三节  染色质的复制与表达

实验证据;染色体包装的结构模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九周

2
80分钟)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
第四节 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染色体
DNA的关键序列(功能元件)
第五节 核仁与核体

核仁超微结构;核仁的主要功能

第六节 核基质

概念、成分、结构、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九周

2
80分钟)

第十章  核糖体
教学目的:掌握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及各自功能

教学难点:核糖体的功能活性部位

第一节 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基本类型及化学成分;结构及装配;核糖体蛋白质与
rRNA的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周

2
80分钟)

第十章  核糖体
第二节 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多聚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周

2
80分钟)

第十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
教学目的:
1 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特点和类型。2 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种类和方式。
教学重点:
1细胞信号转导类型。2 细胞信号转导方式。
教学难点:细胞信号转导方式。

第一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一周

2
80分钟)

第十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二节
G蛋白偶联的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G
蛋白偶联的受体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第三节 介导并调节细胞基因表达的受体及其信号通路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一周

2
80分钟)

第十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导致粘着班装配的信号通路;通过粘着斑由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二周

2
80分钟)

第十二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特点。2、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的机理。
教学重点: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各种调控因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细胞周期调控的机理。

第一节 细胞周期

概述;细胞周期的研究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二周

2
80分钟)

第十二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第二节  细胞分裂

原核细胞的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三周

2
80分钟)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增殖的本质及影响因素。2、了解细胞增殖调控的种类及机理。
教学重点:细胞增殖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细胞增殖的调控方式。

第一节 细胞增殖调控

MPF
的发现及其作用;
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周期蛋白;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物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三周

2
80分钟)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第二节  癌细胞

主要特征;致癌因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四周

2
80分钟)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分化的本质及影响因素。2、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种类及机理。
教学重点:细胞分化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转录水平的基因调控。

第一节  细胞分化

概念及特点;细胞分化的实质;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四周

2
80分钟)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第二节   干细胞

概念和分类、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应用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五周

2
80分钟)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衰老与凋亡的概念。2 探讨细胞衰老及凋亡的机理。
教学重点:影响细胞凋亡的因素。

教学难点:细胞凋亡的机理。

第一节 细胞衰老

早期的细胞衰老研究;
Hayflick界限;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分子机制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五周

2
80分钟)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第二节 细胞程序性死亡

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分子调控机理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六周

2
80分钟)

第十六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连接的本质及种类。2、掌握细胞连接的分子基础。3、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种类。
教学重点:细胞细胞连接的本质及种类。

教学难点:细胞连接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细胞连接

分类;通讯连接;结构特征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第十六周

2
80分钟)

第十六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
第二节 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特征、分子基础、钙黏蛋白、选凝素、整联蛋白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

种类、特征、功能

多媒体教学

教材复习题




制(修)订日期:20217